Screenwriting Alumni 編劇班舊生會
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?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.

淮海戰役 Side Story --- 逐鹿中原大別山, 兩軍相逢勇者胜?

向下

淮海戰役 Side Story --- 逐鹿中原大別山, 兩軍相逢勇者胜? Empty 淮海戰役 Side Story --- 逐鹿中原大別山, 兩軍相逢勇者胜?

發表  Sam headoff 周五 7月 10, 2009 1:24 pm

淮海戰役 Side Story --- 逐鹿中原大別山, 兩軍相逢勇者胜? F2004081618411800000
大別山 位於 湖北、河南和安徽交界的一座山脈。在淮海戰役之前, 毛澤東在西北坐鎮時, 進軍東北時, 早就想進佔中原, 先派陳賡謝富治進軍中原,卻無功而返; 於是毛派出了劉伯承和鄧小平; 那時華東還有一個粟裕。

在"後鄧小平時代"大部份史資對大別山一事還是環繞"挺進大別山"這種講法, 此前對鄧小平在大別山的"戰績"那必然是正面和肯定的。
那粟裕呢? 卻掉進歷史的黑暗旋渦裡去了。

劉伯承呢? 僅僅和歷史的光輝擦身而過。
淮海戰役 Side Story --- 逐鹿中原大別山, 兩軍相逢勇者胜? F200707060928068362267721
鄧小平和劉伯承合影


劉伯承在紅軍時期就是毛澤東共軍的第一號軍師,他的軍事理論在紅軍之中是佼佼者,使紅軍的正規化的貢獻無庸致疑。毛一直對劉伯承予以厚望,在大渡河時劉伯承向毛提出 “搶占渡口及早過橋”,劉伯承就獲得毛的賞識,也讓劉伯承帶領紅軍最精銳部隊率先出發搶占渡口。

在大渡河問題上, 劉伯承暴露了他的缺點,太重視理論,行軍按部就班,休息、吃飯、作戰,總是一板一眼。
紅軍另一衹精銳則由林彪帶領,卻後發先至,抓住戰機,急行強渡大渡河,劉來到時,就是清掃一下戰場。
大渡河劉伯承和林彪的地位一下子就相形見拙,此後劉伯承主要就去做參謀工作了。

到了解放戰爭期間,劉伯承建議紅軍應爭奪中原地區,此正合毛澤東的意向,於是毛給了劉第二次機會,希望劉在陳賡謝富治兵敗後能再度進軍中原。鄧也跟著鼓吹進軍中原。
正因為劉鄧迎合毛的主張,毛也不由分說,把當時軍隊中的重炮等僅有的“先進”武器配備給劉鄧,可見毛在劉鄧身上寄予大望。

不過,劉又重蹈覆轍,如此前在大渡河的問題,大過學院派,臨陣對敵,未能下定決心隨機應變。

滿有雄心壯志的劉鄧進了中原,就馬上被國軍趕著跑,毛極度失望,最後劉鄧被趕的沒路走,就請示毛是否應該殺出血路撤回陝甘。毛的答復得很玄:“若可撤回陝甘,則可﹔否則南下 ”。當時實際上去陝甘的路已經被國民党給封住了,這樣毛的意思很明顯:與其回撤要西北軍隊分心接應劉鄧,不如保持有生力量南下。

這可難為了劉鄧。因為南下要過黃泛區,那麼多重炮怎麼辦?於是鄧小平主張炸掉重裝備輕裝南下(國軍在西北追殺毛澤東就是犯了這種錯誤,自恃擁有美國最新型的武器,結果在山區被自己的重裝拖死)。鄧催促劉下決心,就這樣,劉鄧炸掉重裝備,帶兵挺進大別山。這樣,直到淮海戰役,劉鄧一直躲在大別山,沒有什麼建樹,倒是因為進軍中原把毛的僅有“先進”武器給敗掉了(而且還未經大戰)。

誠然,鄧當政後把自己進大別山的作用寫成是“一把尖刀插到了蔣的胸口”,這麼說,沒什麼不對,但逃跑變成尖刀實質是粟裕軍團作戰的這把刀,更是毛在大局上的決定 ── 委婉拒絕劉鄧回撤陝甘的結果。

然而,相對華東粟裕、東北林彪、西北彭德懷的驕人戰績,說劉鄧部隊躲在大別山的日子裏過得“游哉”也不為過。特別是華東,毛在搶占東北時並沒指望華東出彩,然而,正是華東部隊幫助毛度過了難關,把國民黨部隊吸引到華東戰場,讓劉鄧在大別山站住了腳。

當然,這段歷史在79年鄧當權後,把這段歷史說成“挺進大別山”,牽制了國民黨部隊,所以導致粟裕打得好。鄧這麼解釋不能算錯誤,問題是把劉鄧趕鴨子的國軍素質可比粟裕的對手差遠了。如果劉鄧遇上國軍74師,早就玩完了,至少劉鄧逃的更快。劉鄧把毛的重武器家底帶出來然後自己炸掉,而粟裕當時可是白手起家並成為蔣介石在東北之外的主要對手的。

所以鄧的解釋“挺進大別山導致粟裕打得好”雖有道理,但明眼人是不會認同的。鄧得勢後拼命鼓吹劉伯承的 “兩軍相逢勇者勝”實際就是洗脫當年軍事上的膽小無能導致的“挺進大別山”。逃進大別山成了“勇者”,如果真是勇者,怎麼不回頭向粟裕那樣和追趕的國軍“ 兩軍相逢勇者勝”呢?其實連挺進大別山都是毛澤東的手筆,否則以劉鄧當年的打算是希望陝甘向東打,劉鄧向西打,這樣劉鄧就突出重圍回撤陝甘。不過毛的軍事天才不允許劉鄧這樣幹,所以壓著劉鄧南下。

應該說,毛把重大的機遇給了劉伯承(比如大渡河與爭奪中原),可劉沒有能力抓住,所以在解放後劉伯承自稱“主要還是做做參謀長更合適”,進入了他最擅長的軍事理論研究。劉在軍事理論研究上是解放軍的第一把交椅,這在以後中蘇對抗中劉的理論發揮了重大作用,為我國的國防安全做出了不朽的貢獻。這是後話。


Sam headoff 在 周五 7月 10, 2009 2:03 pm 作了第 2 次修改
Sam headoff
Sam headoff
Chairman
Chairman

文章總數 : 334
畢業年度 : 2006
簡介 : Odyssey
注冊日期 : 2008-05-17

http://headoff.0fees.net/

回頂端 向下

淮海戰役 Side Story --- 逐鹿中原大別山, 兩軍相逢勇者胜? Empty 劉鄧挺進大別山, 誰使之"挺出大別山"?

發表  Sam headoff 周五 7月 10, 2009 1:52 pm

看了上文, 也有了個基本看法。
淮海戰役非現今主流史料所說是劉鄧之功。

大功既成應要歸於粟裕。
淮海戰役 Side Story --- 逐鹿中原大別山, 兩軍相逢勇者胜? F200708231624471573211131

毛當時志在來一場大決戰時,實際上對淮海戰役並沒有明晰的主張,因為淮海地區是蔣介石的老家門戶,都是蔣的精銳(淮海戰役蔣經國都親自出陣,可見老蔣的重視)。毛基本上是把東北、華北解決後,再決戰華東。
這時,粟裕提出一個大膽構想:劉鄧的大別山部隊在西線,粟裕的華東野戰團在東線,兩軍聯合起來,大張撻伐,打一場淮海戰役。
如蔣不想打淮海,則劉鄧或粟裕其中一部即可渡江,威脅南京──就是那一把刀,迫使長江北線一部分國軍回撤,減輕北線壓力﹔反之,如蔣想打淮海,則蔣就必須把部隊向北調動,這剛好把共軍的運動戰優勢發揮出來,而且蔣北進會使蔣的後方空虛,這樣蔣就不能專心於北線戰事。
粟裕的這個戰略構想非常了不起,一下子就把大別山的劉鄧棋子給用起來了。不過,這裏有個問題,就是軍隊的山頭派系問題。毛一方面表示完全同意粟裕的構想,並高調支持粟裕,另一方面卻向粟裕請教協調指揮的問題,並請教劉鄧軍隊武器不足的問題應當如何解決粟裕兵員不足的問題。
毛 向粟裕請教問題可是大有學問的。因為,劉鄧的部隊在三大戰役前夕,一個團的火力配備還不如粟裕的一個連。劉鄧連發動一次殲滅團級國軍的火力能力都沒有。而 且,劉伯承是長征的老紅軍,粟裕則是外系。這個時候,粟裕提出,可以把請劉伯承鄧小平做淮海戰役的總指揮─實際就是給個空名讓劉鄧出兵。毛的決策又一次顯 示了天才的一面:毛讓陳毅去劉鄧那邊─實際是壓著劉鄧上陣,然後按粟裕的建議給劉鄧安上總指揮的名頭,但實際指揮權則給了粟裕。
劉伯承的第一反應是:“我連武器都沒有,怎麼打?”鄧小平則說:“就是打光了也要打。”現在宣傳當然說鄧是徹頭徹尾的主戰者,劉伯承死了後歌頌鄧的電視劇把劉寫的比 鄧還差,片中寫劉一直猶豫,而鄧則催促劉早下決心大打。事實上,劉鄧和毛的反復電文往來最說明問題:劉鄧強調與國軍精銳作戰有全軍覆滅的危險,違背毛的“ 保持有生力量”的方針,這是鄧的“就是打光了也要打”的含義。
鄧79後在自己的文選中說“淮海戰役是我指揮的”,這麼說沒錯,但知道歷史的人會對這句話有不同的解讀。
毛 派陳毅到劉鄧那邊起了大作用,陳毅打著毛的旗號力壓劉鄧出兵,並協調粟裕給劉鄧提供了大批武器。陳毅如果不力壓劉鄧出兵,則華野就必須單獨作戰,所以陳毅 盡管對粟裕架空自己是非常惱火(陳毅後來揭發粟裕是“第一陰險小人”,給毛留下了深刻印象),但自己的血本被粟裕壓了上去,所以陳毅就必須壓劉鄧上陣。這 是毛澤東高明的一面。
毛後來把淮海戰役說成是“粟裕硬把夾生飯吃了下去”,是有很深的含義的。
有一段歷史是:毛在人民英雄紀念碑奠基典禮的時候,越過諸將,把粟裕從後排拉出來去鏟土,那可是除了朱德外唯一一個軍人,由此可見粟裕在毛心中的地位。
Sam headoff
Sam headoff
Chairman
Chairman

文章總數 : 334
畢業年度 : 2006
簡介 : Odyssey
注冊日期 : 2008-05-17

http://headoff.0fees.net/

回頂端 向下

回頂端


 
這個論壇的權限:
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