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creenwriting Alumni 編劇班舊生會
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?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.

戊戌政變 是袁世凱告的密嗎?

向下

戊戌政變 是袁世凱告的密嗎? Empty 戊戌政變 是袁世凱告的密嗎?

發表  Sam headoff 周三 6月 17, 2009 5:58 pm

“八月初四黎明,上(光緒)詣宮門請安,太后(慈禧)已由間道入西 直門,車駕倉皇而返。太后直抵上寢宮,盡括奏章攜之去,召上怒詰曰:‘我撫養汝二十餘年,乃聽小人之言謀我乎?’上戰慄不發一語,良久囁嚅曰:‘我無此 意。’太后唾之曰:‘癡兒,今日無我,明日安有汝乎?’遂傳懿旨,以上病不能理萬機為辭,臨朝訓政,凡上所興革悉反之。”——惲逸鼎《崇陵傳信錄》

戊戌政變前夜,譚嗣同夜訪袁世凱一節不僅是中國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,也可說是歷史上少見的一段宮廷秘聞。究竟他們之間談了什麼?至今眾說紛紜,留下重重疑團。而袁世凱是怎樣告密,也沒有形成統一的說法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疑點重重的傳統說法

傳統的說法認為:因袁世凱告密而導致慈禧政變。譚嗣同八月初三夜(西曆1898年9月18日) 訪法華寺,請袁世凱發動兵變,袁假意答應譚嗣同,但於八月初五下午返回天津後,即向榮祿告密,榮祿立即回京向慈禧告變,後党於八月初六發動政變,這是最傳 統的說法。其實通過對戊戌變法失敗的分析不難發現,根本原因應當從統治集團的保守性及其內部矛盾中找尋,其次應當檢討改革陣營自身素質的缺陷以及戰略策略 上的失誤。

近幾十年來,不少歷史學家對傳統說法提出疑問,否定了因袁世凱告密導致慈禧政變之說,其理由如下:袁世凱在八月初五上午覲見光緒後,即乘火車回天津,“抵津,日已落”(袁世凱《戊戌紀略》)。袁趕到榮祿處告密,已在夜間,當時京津之間的火車,沒有夜車,也缺乏夜間行車的設備、經驗與技術。榮祿於八月初五夜間萬萬趕不到北京,而慈禧太后實行訓政卻在初六上午。

多年來,袁世凱是反面人物,他的《戊戌紀略》(即《戊戌日記》) 也就“因人廢言”了,而梁啟超的記載則被視為信史。但梁的《戊戌政變記》中譚嗣同夜訪袁世凱之內容當據譚嗣同轉述,系流亡日本後追記,並且袁世凱告密這 節,梁並非當事人。《戊戌政變記》中梁啟超諱言圍園劫太后的密謀,稱此為守舊派的誣陷。其實除《戊戌政變記》外,當時幾乎所有的資料均表明維新派確有此密 謀,最近發現的維新派激進分子畢永年的《詭謀直紀》(畢永年是湖南長沙人,與譚嗣同交好。《詭謀直紀》以日記體記錄了他在北京的活動,其原件藏於日本外務省檔案中)更是不可辯駁的鐵證。所以完全有必要懷疑《戊戌政變記》的真實性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慈禧為何不馬上下旨捉拿譚嗣同

當然也有些學者認為:八月初六慈禧實行政變時,如果是袁世凱告密導致政變,那譚嗣同是慫恿袁世凱圍園劫持太后的人,屬於“逆首”,慈禧太后絕不會放過他,何以上諭中只命捉拿康有為、康廣仁兄弟?如果有圍園劫太后之謀,則是大逆不道,上諭中何以罪名僅僅是“結黨營私,莠言亂政”?直到八月初九,才下令逮捕譚嗣同,此時罪名才是“糾約亂黨,謀圍頤和園,劫制皇太后及朕躬之事”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《戊戌紀略》漏洞百出

袁世凱在《戊戌紀略》中說,譚嗣同深夜來訪,再三要求袁世凱舉兵殺榮祿,包圍頤和園,並說:“不除此老朽(慈禧),國不能保。”袁世凱聞言大驚,不肯答應。袁世凱在《戊戌紀略》中直言他告密是積極的、主動的,回天津後立即找了榮祿。袁寫此日記時是在清朝統治時期,告密是忠於皇太后、忠於清朝的表現,毋庸諱言。

可是《戊戌紀略》存在幾個疑點。
1. 包圍頤和園,殺西太后,這是何等重大而緊急的事件,袁世凱告密如果是積極的、主動的,可以在第二天,即初四在 北京告密。守舊党慶王奕劻、剛毅都是西太后心腹,也是袁世凱的朋友,何必一定要回天津向榮祿告密?初四一天何以袁無所動作?
2. 袁世凱說,初五返津見 榮祿,“略述內情”,忽有客人葉祖邽入坐,只好等明天再說。譚嗣同已募勇士數十人在京,事態一觸即發,難道袁世凱不會糊塗到不能稟明榮祿有要事相告,設法把客人支走?
3. 第二天上午榮祿來訪,袁世凱和盤托出圍園殺太后之謀,按理榮祿應立即行動,可兩個人“籌商良久”,研究如何保全光緒。當時處在危險中的是慈禧,二人卻在那裏瞎操心光緒的安全,這豈不蹊蹺?袁世凱在以上所引《戊戌紀略》中所談的告密情形存在疑點,因此不可偏信。

八月初四政變即已發動,而維新党諸人有個錯覺,總認為政變要到天津閱兵時才會發生,其實政變之謀已如箭在弦上。政變是新舊兩黨長期矛盾積累的結果, 守舊派時常攻訐維新派,並在太后面前泣訴皇帝妄變祖法,要求慈禧重新臨朝訓政。慈禧本來就相當反感維新派,此時忍耐幾乎已達到極限。八月初三楊崇伊上的一 道密折點燃了政變的“雷管”。這道密折顯然是楊崇伊在天津與榮祿等舊派大臣商量後而擬的,核心內容是請太后重新訓政,附帶有一條爆炸性的消息:光緒馬上要 見伊藤博文(八月初五光緒帝確實在西苑接見伊藤博文),而且聘請他到中國政府來當顧問,祖宗所傳之天下,要拱手讓給伊藤博文。並有謠言稱伊藤博文是由康有為勾結而來,目的是要綁架太后到日本,光緒也參與了預謀。

大多學者認為政變是八月初六發動的。但負責光緒帝起居的惲逸鼎在《崇陵傳信錄》中清楚表明,八月初四這天,也就是譚嗣同夜訪袁世凱若干小時之後,政變就已經發動了。據《德宗實錄》,太后初四由頤和園還西苑駐蹕(根據清宮《穿戴檔》記載,光緒在初四卯正到乾清宮見母后,而其他檔案則記載慈禧在申刻或酉刻曾到達西苑)。當天光緒即離開他日常居住的養心殿,搬到了瀛台涵元殿,即他後來被長期幽禁之所在。那麼,光緒在初五還陛見袁世凱和伊藤博文,又作何解釋呢?

查袁世凱《戊戌紀略》所記初五面君時:“上為動容,無答諭。 ”而眾多記載中光緒有密詔給他的情節,袁世凱卻沒有隻字提及。數天前聖眷正隆,勉勵有加,臨別何以無語?光緒要麼是此時已經被控制,要麼是已經意識到被這 個臣子出賣了。根據伊藤博文在《謁見清國皇帝陛下始末》中的記載,光緒的談話多是些禮儀性的問答,與他被幽禁以後所扮演的角色,沒有太大區別。為了減少外 交上的壓力,在已預先安排好初五日會見伊藤博文這一活動沒有過去之前,慈禧沒有發出訓政的懿旨。實際上維新派自八月初二以後,就沒有得到光緒發出的任何信 息,至少在初四以後,光緒已處於被控制的狀態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袁世凱的告密是落井下石

根據袁世凱之子袁克齊記載,當譚嗣同離開後,“大人(袁世凱)就匆匆去某親王處。過了幾天,聽說太后把光緒皇帝囚在瀛台,把譚嗣同、康廣仁等六個人殺了”。楊度在日記中也直指:“時袁在京,譚複生以兵挾之,袁已告慶王,事遂敗。”

這個說法並非沒有可能。前文所說:有學者以八月初六只下令緝拿康氏兄弟,譚嗣同到初十才被捕為由,作為袁氏被迫告密在後的佐證。這種觀點可備一說, 但也必須注意到:首先,“圍園劫後”之謀關乎封建人倫,需要拿到確切證據,慈禧從搜檢的奏章上查不到證據,故要先抓幕後主使人康有為;其次,變法首腦人物 康、梁在逃,清廷盡可留下譚作為誘餌,直到確信捕獲康、梁無望,才最後收網;第三,還存在一種可能性,即袁初四淩晨只舉報有人謀危宗社,後來才扯出譚嗣 同。北京告密可能性不能排除,但需要補充的是袁世凱的告密應該是發生在政變之後,也可能是政變之時。

榮祿的親信陳夔龍在《夢蕉亭雜記》載另外一幅情景:袁氏八月初五回津見榮祿,說有人“結黨煽惑,謀危宗社”,但是還想給自己留條後路,故沒有說出譚嗣同的密謀;初六楊崇伊從北京帶來太后訓政的消息,袁害怕康有為被捕,從而供出譚嗣同訪袁于法華寺,密談兵變圍園之謀,遂將當時守舊派尚不知道的圍頤和園、殺西太后的密謀,和盤托出,且“袁乃跪求榮為作主”。陳夔龍在戊戌政變後不久,即調到榮祿幕府,是榮祿的親信,官至湖廣總督、直隸總督。他和袁世凱不睦,消息來源應是從榮祿處來。而袁世凱的親信張一磨在《心太平室集》卷八所記與陳夔龍類似,並補充:在袁告密時,榮祿已知政變消息,且“令衛兵夾道羅列”。 這點很值得注意。由於光緒已封袁為兵部侍郎,榮祿也心存疑慮,故而見袁時已“令衛兵夾道羅列”。袁世凱見維新派大勢已去,故說出實情。張一磨在1903年 入袁世凱幕府,長期隨袁工作,為袁親信,所說必在北洋幕中所聞,或是袁世凱親口所說。從《戊戌紀略》那些吞吞吐吐的敍述中,也可以看出袁世凱搖擺不定的心 情。

無論是北京告密還是天津告密,袁世凱出賣維新派確鑿無疑。袁在戊戌政變中間所起的負面作用不能小看,袁的告密是戊戌政變強有力的助推器。當時的袁世 凱已經被綁在了維新黨的戰車上,無論他願意與否,都將與這個大事件發生必然的聯繫。袁告密的內容又由楊崇伊帶回北京,守舊派這時才知道兵變圍園的密謀。由 于袁世凱告密,事態立即擴大,八月初九遂有旨:“張蔭桓、徐致靖、楊深秀、楊銳、林旭、譚嗣同、劉光第均著先行革職,交步軍統領衙門,拿解刑部治罪”(光緒二十四年八月初九上諭)。北京和其他地區隨即展開了大範圍的搜捕,並不經審訊於八月十三日處決六君子,八月十四日宣示罪狀,有“包藏禍心,潛圖不軌,前日竟有糾約亂黨,謀圍頤和園,劫制皇太后及朕躬之事,幸經覺察,立破奸謀”。這道諭旨說明袁世凱的告密已反饋到了北京。

袁世凱事後的告密,使維新黨雪上加霜,譚嗣同等六君子菜市口之死,怕是與袁脫不了干係。

轉載自<百家講壇>


Sam headoff 在 周三 6月 17, 2009 8:17 pm 作了第 2 次修改
Sam headoff
Sam headoff
Chairman
Chairman

文章總數 : 334
畢業年度 : 2006
簡介 : Odyssey
注冊日期 : 2008-05-17

http://headoff.0fees.net/

回頂端 向下

戊戌政變 是袁世凱告的密嗎? Empty 為何袁氏被迫告密在後?

發表  Sam headoff 周三 6月 17, 2009 6:46 pm

譚嗣同到初十才被捕為由,作為袁氏被迫告密在後的佐證。

袁氏被迫告密在後,因為袁世凱和康有為過從甚密(二人見面機會不多, 多數透過中間人連絡)。


1895年,在康有為發動公車上書以後,袁世凱也向光緒帝上書,陳請變法。同年夏天,康有為已四度上書,都察院等部門拒絕代陳,袁世凱即請求督辦軍務處代陳。強學會成立之後,袁世凱也積極參與(當然是捐銀子),稱為強學會的發起人之一。

十一月,經李鴻章舉薦,袁世凱付天津小站操練新式陸軍,康有為上京前在小站盤桓數日,袁世凱表現出支持變法、積極維新的熱誠,康有為對袁的印象極好,認為:"袁傾向我甚至,謂吾為悲天憫人之心,經天緯地之 才……"

七月,變法維新如日中天,其時袁世凱與維新派建立了聯繫。維新派主要是看重袁的兵力,而袁則想通過維新派的薦舉,升官晉爵。當然,袁世凱官位已高,不便和維新派公開來往,他便派是徐世昌充當聯絡人。袁世凱對變法維新的關心,騙取了維新志士和光緒皇帝對他的信任。

光緒二十四年八月初一日,光緒帝在頤和園召見袁世凱,終於破格提升他為候補侍郎,專辦練兵事務。並允許他可以不受榮祿節制,各辦各事。

如果政變成功 袁就是大功臣。


Sam headoff 在 周四 6月 18, 2009 1:17 pm 作了第 2 次修改
Sam headoff
Sam headoff
Chairman
Chairman

文章總數 : 334
畢業年度 : 2006
簡介 : Odyssey
注冊日期 : 2008-05-17

http://headoff.0fees.net/

回頂端 向下

戊戌政變 是袁世凱告的密嗎? Empty 首鼠兩端,豈能容你?!

發表  Sam headoff 周三 6月 17, 2009 6:58 pm

袁害怕康有為被捕,從而供出譚嗣同訪袁于法華寺,密談兵變圍園之謀,遂將當時守舊派尚不知道的圍頤和園、殺西太后的密謀,和盤托出,且“袁乃跪求榮為作主”。

好明顯袁世凱和盤托出 譚殺榮圍頤之事 做對了。當時袁在天津向榮祿痛哭流涕地表達了對國家(對太后)忠心,揭發維新派的密謀,得到榮祿的信任。

在榮祿和袁世凱一同付京,慈禧罵袁:"首鼠兩端"幾乎要了袁世凱的人頭。正是榮祿極力保他,才使得袁世凱得以倖免。
及後有人舊事重提袁世凱首鼠兩端, 榮祿說:"我看他不是。他是我的人。"
袁世凱自此士途順境,日後更成為北洋骨幹,並被提升為工部右侍郎。最後成為北洋的最高統帥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首鼠兩端 成語

出處:
《史記 魏其武安侯列傳》:"武安已罷朝,出止車門,召韓御史大夫載,怒曰:'與長儒共一老禿翁,何為首鼠兩端。' "
意思:
首鼠:鼠性多疑,出洞時一進一退,不能自決;兩端:拿不定主意。在兩者之間猶豫不決又動搖不定。
Sam headoff
Sam headoff
Chairman
Chairman

文章總數 : 334
畢業年度 : 2006
簡介 : Odyssey
注冊日期 : 2008-05-17

http://headoff.0fees.net/

回頂端 向下

回頂端


 
這個論壇的權限:
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